藥學服務體系構建研討會在京召開 業內專家呼吁盡快出臺藥師法 助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研討會現場)
為了響應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重大舉措,落實國家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關于構建上下貫通的藥學服務體系的意見。調動全國48萬醫療機構藥師,54萬社會藥店藥師積極參與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健康中國建設的積極性,由中國藥師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老齡化社會健康中國建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藥學服務體系構建研討會”于 2021年2月21日在京召開。會議邀請了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全國“兩會”代表、醫藥學專家及藥學教育等領域相關人士圍繞會議主題展開研討。
會議的第一位講者是沈陽藥科大學的武志昂教授,演講題目是《基于醫療保障可持續發展的藥學服務能力建設》。武教授從老齡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相對有限的醫療資源之間的矛盾談起,提到當今社會對高質量的藥學服務的迫切需求,可持續的良好藥學服務能力是我國醫療保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武教授還談到,藥師的藥學服務能力是一個社會服務于人的領域里邊不可或缺的能力儲備,我國現在的藥學服務能力水平與我國的政治經濟國際地位并不相符,應該盡快出臺藥師法,明確藥師責任、權利和義務,要支持以患者利益為核心的藥品使用價值判斷邏輯之建構。最終通過藥師法的盡快出臺廣泛確立藥學服務和藥師的職業價值,建立適宜的社會認知和藥師職業的榮譽感。在法律的依托下,藥師藥學服務能力評價體系應盡快建設,有了這個自我檢驗,自我評價,社會公認的平臺,會成為有利于推動藥師強化自身能力提高的動力。武教授還認為,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藥學服務能力發展的優先事項向老年人用藥安全傾斜是適宜的,形成服務老年病特點的藥學服務能力以及適宜的服務提供機制,比如入戶的藥學服務,定期去給老年人做藥箱整理,都有助于提高整個藥師行業的職業價值。
會議的第二位講者是美國羅斯威爾帕克綜合癌癥中心的總藥師蔡立堅博士,報告內容為美國藥學服務價值研究和職業發展。蔡博士首先結合兩個前瞻性的對照研究,介紹了美國藥師通過提供藥學服務提高患者用藥合理性,節約醫療支出的實例。蔡博士接下來分別從門診藥學、醫院藥學和藥學教育三個方面介紹了美國藥學服務的發展和價值體現,如何以患者為中心,藥師參與用藥全過程,承擔起患者合理用藥的職責以及醫保部門如何參與其中節約總體醫療費用。
會議的第三位講者是健康中國研究中心的高星主任。他演講的題目是:構建“三全”管理的藥學服務體系。高主任從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給政治經濟文化和醫藥衛生健康事業帶來的大變局談到,這個變局更加凸顯了現代的藥學服務和藥師的作用重要性,以及藥師立法的必要性和加快推進藥師立法的緊迫性。高主任介紹的第二個問題是老齡化社會疾病譜變化和用藥挑戰。第三個問題是平安、健康、美麗中國是中央確定的三個戰略目標,與藥師和藥學服務的關系。第四個方面是提出來要建設三全管理的藥學服務體系。最后,高主任提出了關于藥師法第三稿征求意見稿的建議。
會議的第四位講者是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的史錄文教授,介紹了“我國藥師隊伍發展與挑戰”。史教授將我國藥師隊伍的現狀與國際發展進行了比較,指出我國藥師隊伍人員數量還存在不足。在國際上對藥師職業有高度認可的背景下,我國藥師的職業地位與經濟快速發展的地位不相適應。藥學教育培訓出的臨床藥學專業畢業生,有很多在畢業之后流失。造成這種局面的機制和體制層面的原因都有,主要包括定位不清,重視程度不夠,多部門合作不暢,藥師隊伍的建設在大健康戰略定位中的認識不足。由于藥師資質、配備不清,要求不清楚,崗位職責不明確,素質能力不夠,社會認可度不高,難以建立藥學服務長效機制。
會議的第五位講者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的趙志剛主任,介紹了“我國藥學服務體系建設與醫保協同發展專家共識”。他從藥學服務是醫療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服務模式是以藥品為主,未來的醫學模式不只是治病,還包括防病、康復,藥學服務開始談起。他指出藥師和醫師專業背景不同,關注點不一樣,在現在的醫學模式中,藥師是“海陸空協同作戰”中的重要軍種。藥師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非常大,藥師是醫師處方的審核者,也是慢病管理者,不良反應監測者,還是合理用藥的指導者,藥師的價值不可替代。藥師與醫保的關系是是同盟軍的關系,藥師管理患者用藥過程,可以節約大量的費用,減少不合理的增長和浪費。趙主任還談了全程化的藥學服務需要怎樣的藥學服務體系,以及正在制定完善的藥學服務體系建設和醫保發展專家共識。
在討論環節中,來自各方的與會者踴躍發言。綜合起來,與會者的意見主要包括:
1. 應該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師法》,通過法律規定明確藥師的權利義務,提升藥師法律地位。立法要適應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需求,適應人民群眾對藥學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適應我國的老齡化社會背景,縮短中國與世界與發達國家藥學服務的差距,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過去多年限制藥師法立法進程的藥師管理“雙軌制”,這次應該從頂層設計加以協調和理順。
2. 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面對用藥人數眾多,多藥合用,用藥時間長,依從性差的老年群體,確實需要藥師發揮合理用藥的保障作用。圍繞藥學服務體系的建設,四個方面非常重要:第一是制度管理體系,包括藥師立法,以及我們行業的規范;第二是需要完善藥學服務的路徑和標準,之所以藥師服務費一直在路上,就是藥學服務沒有得到相關管理部門的認可;第三是要提升自身的素質,大力開展藥師培訓,提升藥學服務勝任力水平;第四是要強調建立藥學服務體系,為公眾提供“三全”的閉環管理。
3.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藥師服務費一直沒有落實,藥師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不利于藥師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希望藥師法能夠盡早出臺,對我們國家的藥學事業和藥師隊伍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4. 社會老齡化帶來的一個是健康風險增加,還有一個社會和家庭負擔的增加,圍繞這兩個增加,藥學跟醫學服務是緊密相關的,亟需社會公眾認知藥師的作用,以及共同推動立法的實施和政策文件真正的落實。
整個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了將近5個小時才落幕,各位與會者都表達了凝聚共識,戮力同心推進藥師立法進程,盡快落實藥學服務體系建設的愿望。2021 年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節點,老年人口占比加大,未富先老,財政負擔沉重,意味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政府財政支付能力之間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醫保制度也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與壓力。 2019 年全國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整體藥占比 30.67%,金額達到 1.4 萬億。 老年人多病共存,多藥共用,長期用藥,迫切需要高質量的藥學服務促進合理用藥,減少不合理用藥帶來的傷害和醫療資源的浪費。藥學服務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具體措施之一。此外,新發和再發傳染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不僅給經濟社會造成嚴重影響,也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帶來巨大威脅。藥師的地位、作用、職責和任務內涵,工作外延等都發生了顯著變化,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而且不可替代。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對藥師提出了更高的法制化、標準化、國際化要求。所有這些都給藥師法立法開辟了新環境,開創了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藥師立法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增強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觀,有利于調動廣大藥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重塑醫藥衛生管理和服務模式,有利于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藥師協會官網)